名师云讲堂 回顾 NO.36 | 王建革:水环境变迁与长江三角洲的历史发展

发布者:肖文鑫发布时间:2020-05-25浏览次数:425

5月22日下午14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地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史》编委、《历史地理》编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建革教授做客米乐官网“名师云讲堂”,在腾讯会议平台上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水环境变迁与长江三角洲的历史发展》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米乐官网吴俊范教授主持,吸引了全国各高校及研究机构从事历史地理、环境史研究和学习的近150位师生参与,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中国社科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云南大学环境史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的近20位环境史学者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王建革教授

王建革教授从长三角水环境演变的历史出发,并结合现实社会发展需要,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环境变迁与传统社会的发展:从三江到江南的历史过程;水环境变迁与江、淮、运的历史过程;江南“活水周流”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对策。


在第一个问题中,王教授首先从沉积学、自然地貌、经济区等多重视角对广义与狭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空间范围做了宏观界定,并指出以太湖周边和吴淞江流域所构成传统的江南地区是长三角区域内塑造最为精彩的地区。该地区由于外围受冈身形成的高地保护,使低地水田少受海潮的灾害,同时太湖又供给低地稳定的水流,是水稻种植的理想地区,因此这种双向的水文优势,意味着早期三江水文格局的构成。回溯太湖地区的水文变化,东汉以后太湖逐渐形成,顺流形势改变,逐渐形成溢流环境,至唐宋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形成了江北为顺流江南为溢流的形势。这种水流由低到高所形成的溢流环境,不仅在中国其它三角洲地区鲜有,而且世界其它地区的大河三角洲也很少见。例如,被众多研究者关注的荷兰圩田区就没有形成类似的溢流环境,而是典型的由高到低被称作“水泄法”的流势,湄公河下游多江入海与之相似;又如莱茵河也没有形成溢流状态,而是河流淤积形成的沿岸高地。

其次,王教授从三个方面讲述早期长三角地区的水文特色:第一、早期水流与环境。回顾溢流环境之前的三江地区,以行政区域扬州整合大江南北,这时的圩田稻作相对粗放,地理区域也更加广泛,大喇叭口使江南地区无地望形成。至六朝后,由于太湖逐渐形成、海平面下降,使长江水文发生重大变化,地理意义上的太湖东部地区,成为江南的地望,溢流区的稻作农业在唐代开始逐步集约化,但火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第二、水流、水利与政治空间。在太湖与三江逐渐完善并形成水文的整体性后,区域水利实现整合,这时出现了扬州政区整合下的大长三角地区;第三、江南地望与经济地位的形成。随着六朝后江南地望的形成以及隋唐大运河的贯通,使吴江与嘉湖低地形成了一条江南最为密集的市镇走廊,这一走廊也成为明清江南经济的核心区。在此基础上,江南传统景观的生态化与园林化不断被塑造。


在第二个问题中,王教授首先阐述了水环境变迁与江、淮、运历史过程的研究意义:即在学术上是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南北关系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宋以后中国的中央集权与全国统治的整合,同时在现实意义上又可为今天的南水北调、引江济淮等工程提供历史依据。其次,要理解历史时期江、淮、运的关系可以分别从早期的邗沟水环境、唐宋时期的江、淮、运关系、黄河南泛以后黄淮关系、黄淮运关系对地形地势以及对农田水利系统的影响等四方面的内容切入。通过梳理历史时期这一区域水环境的变化不难发现,国家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国家对运河的改造,对运西湖泊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对运河清口区域的维持和洪泽湖的形成,对苏北水环境以及对运河系统与农田区域的自我调整形成了古代苏北灌溉体系和圩、垛田体系等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对现实的思考,需要国家力量重视并积极参与重整长三角水环境和大运河区域的生态恢复;其次,宋代以前曾有过的运河水流的北向流动也从侧面印证了南水北调中水流的北向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生态安全性,也是可行的;最后,水利部门应使水流尽可能东向入海,入江水流应相应减少,这样可以恢复圩田与垛田的生态景观,增加农业文化遗产内容。


在最后一个问题中,王教授从水利史研究、生态史研究、江苏水利的现实需求等视野分析了在江南地区“活水周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指出活水周流涉及江南地区的农田水利、活水与运河、活水与市镇及园林等内容,对生物生长、污染治理、景观维持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当前江南地区棘手而亟待解决的死水化问题提供思路。其次,王教授回顾了历史时期水流技术的时代性与内容,并总结了太湖东部水文水流在历史上的七次变迁:从汉唐到五代大水利网络从局部到整体、五代大圩体制崩溃、北宋吴江长桥修建对江南圩田与水利的改变、南宋大量小水体被开发成圩田、明初水归黄浦、20世纪50年代开太浦河与望虞河、集体化联圩与机电灌溉。最后,王教授从现实出发,指出引江济太是现代化的活水周流技术的关键,认为恢复当前活水周流的可能方案不仅需要调节太浦与望虞河的流速、拆连圩处理小河道,同时应加强地方政府在管理方面的作用,借鉴古代的塘长制度,强化现代的河长制与湖长制,完善乡村与官方的治水体系。


主持人吴俊范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认为王建革教授的讲座视野宏阔,内容丰富,在区域上不仅涉及到对江南水网、苏北运河、长江中游等水环境、地貌、田制的讨论,还关注到了荷兰三角洲、莱茵河等地的水文状态。特别是对江南地区“活水周流”的历史过程与经验总结,王教授按照长时期的时间序列为我们复原展现了活水周流在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这些历史经验对现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最后,参加讲座的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向王教授提问,王教授逐个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本次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撰稿:   王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