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云讲堂 回顾 NO.22 | 李继凯:再谈文化磨合与大现代文学

发布者:肖文鑫发布时间:2020-05-12浏览次数:175

5月6日下午14点30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东亚汉学研究学会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李继凯做客米乐官网“名师云讲堂”,在腾讯会议平台上为校内外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再谈文化磨合与大现代文学”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米乐官网杨剑龙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百余位师生参与。

李继凯教授

李继凯教授围绕文化磨合的价值意义、文化磨合思潮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文化磨合与大现代文学建构和文化磨合与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本次学术讲座。首先,李继凯教授从我们日常生活与交往中的磨合谈起,他认为文化磨合是一个极有张力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话题,可以结合文学、文化艺术甚至外交经贸等一些具体话题展开讨论。文化磨合与“融合”“结合”等概念不一样,它承认文化差异,强调和而不同,追求共处共赢。尽管五四时期各种流派和社团的观点思想各异,但内在还是有寻求结合与共鸣的趋势。李教授以“五四”新时期的新文化派和学衡派为例,阐明了文化激进主义思潮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看似对立其实相互促进磨合的动态过程。文化磨合不仅不会消灭各自文化的特征,反而会彼此激活,共生发展,其折射出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对立与统一。异质文化之间只有不断地进行广泛交流,才能被不断激活,才能变则通,通则畅,畅则达,达则贤,从而升华到新的文化境界。新文学传统给我们的一个最基本的启示就是要通过文化磨合激活我们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不断发展,文化磨合堪称是大势所趋和人间正道。同时,李教授也辩证地指出,文化磨合的过程中肯定存在矛盾冲突,只有不断地寻求化解,进行对话沟通,矛盾才会不断地被化解或者发生转换,而在化解方式上要需要坚持多对话不对抗不互蔑,并由此增进文化共适共存,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切实促进中国文化文学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复兴。相反,那种你死我活的文化斗争只会给我们的文学艺术乃至民族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李教授指出,从文化磨合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有着有说不尽的话题,大家都可以在文化磨合的共识上寻求对话,寻求和平共处,通过文化互动融合汇通来实现自己的文化愿景。

接着,李继凯教授在大现代文学这个概念范畴里讨论文化磨合思潮的形成与演变。他认为,现代中国文化是在中外文化交流磨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大现代文学概念把近代文学、现代文学三十年和共和国文学整合起来,实际上是对原来三个历史时段的整合,强调了现代文学延展性和持续性。大现代文学要有一个大的文化视野和一个大的研究范畴,不能光局限于文学的形式和文学的单一思潮。李教授从“五四”时期发生的文化磨合谈起,阐明了“五四”及后来延续的文化磨合对新文学发展和新时期文学的积极建构作用。“五四”新文化本身就是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汇磨合的结果,既有文化的冲突摩擦也有文化的互动激活,出现了空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场景。李教授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联和延安文艺派以及新时期文学和后新时期的多元文化创造意识为例,阐明了文艺社团流派对于文化磨合和文化创造的重要作用。文化的碰撞摩擦和差异固然存在,但我们主要强调文化磨合,大家承认差异和不同,然后寻求契合之处,这样就能形成我们越来越大气、越来越体系化、越来越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中国现代文化。李教授还以鲁迅、胡适等革命文化先驱为例,表明了一大批文化名家和文学大师们在文化创造中的突出作用,他们及其创作的文学经典都是值得我们珍视和研究的。

李教授特别强调,文化磨合过程有时是相当痛苦的,出现一些曲折坎坷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文化磨合是历史发展的大势和世界的大势,是不可逆转的。那种热衷于强调文化的对立冲突和碰撞,强调非此即彼的单一的文化价值判断是一种带有病毒性的思维方式,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李教授进一步以当前正在爆发的全球性的“新冠”肺炎为例,表明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磨合之路曲曲折折,但世界文化进入中国,中国文化也开始部分地走向了世界,这已经成为经常发生的文化现象。文化磨合说也逐渐置换了之前流行的文化碰撞说,从潜在的文化追求上升为理论的文化高度自觉。

再者,李继凯教授强调要持续在文化磨合中建构大现代文学,把文化磨合作为建构大现代文学的重要机制,路径和方法。他认为,文化磨合思潮对大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深切而又重要的影响。我们现在应该有一种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意识。大现代文学是指从晚清民初直至当前仍在延续的现代,大现代文学应该有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和大包容,这是一历史更长久的现代化过程。这也是一个远未完成的文学建构使命,在追求过程中也存在这样一种起伏变化,但是我们不能失去对大现代文学理想形态的追求。百余年来的中国文学是在中西文化磨合中发生的,新文学在彰显新的魅力的时候实际上也自觉不自觉地对古今中外的文化进行融汇和借鉴。坚持兼容并就会给我们的文化发展带来动力,使我们的文化文学不会枯竭。李老师还进一步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美国民族文化为例,阐明了文化磨合和兼容并包的重要意义,以《阿Q正传》、《四世同堂》等文本为例,阐明了其在文化磨合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文本独特价值,启示我们要树立学科自信和学科热情。同时,在文化磨合过程中常常也会因为度的把握不当而出现文化失衡现象,对此我们应该有坚定的信心,反对暴力冲突和二元对立,防止其带来消极的影响。

最后,李继凯教授论说了文化磨合与新世纪文学的发展的关联性。他指出,我国新世纪文学呈现出多元的文学形态,体现出有容乃大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但同时二元对立的思维依然根深蒂固,与文化磨合思潮形成对峙状态,且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李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局部发生的短暂的文化现象,我们不能因此而陷入悲观。另一方面,复古派思想的复兴将理所应当的文化自信引向了文化自大,需要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来把握文化磨合的度。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研究仍然缺乏对百余年来的文化现象和重要作家的深入探讨,启示我们要从整体上关照新世纪文学,发掘新世纪文学在文化建设上重要的作用,,明确新世纪文学在强化学科意识和学科地位上的重要作用。李老师最后总结到,我们不仅要讲究适者生存的大道理,更要讲究使者适度的硬道理,也要讲究智者强盛,仁者幸福的大道理。只有真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才可以化成文化磨合的硕果。文化流派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兼容并包,由此才可以有新时期新世纪文化的盛景呈现。最后,李教授又以鲁迅《文化偏执论》中的观点和作家贾平凹、赵本夫的创作成绩和创作文本为例,表明了众多的文人作家都有潜在的文化磨合的倾向和追求。近百余年来的文化磨合思潮实际上形成了更具特色的大现代中国文化和文学,而恰恰是文化磨合在新的时期持续建构了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系,在文化创造和文学创造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主持人杨剑龙教授认为本次学术讲座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大追求,从文化创造过渡到文化磨合,把文学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进行学术研究,提供给我们开阔的研究思路。二是有大视野,从近代文学到新时期文学再到新世纪文学,时间跨度大,视野宏阔。三是有大转变,即从20世纪以来到当下时代,从文化冲突到磨合再到转化和兼容,勾勒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的发展脉络。董丽敏教授认为,李继凯教授的报告问题意识强,文化磨合论有利于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化构成的复杂性,并探索建构现代中国的主体文化;大现代文化观启人深思,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张力。黄轶教授认为,李老师从“文化策略”而非“叙事策略”的视角来看“大现代中国文学”,强调“大现代文化建设”在古今中外文化基础上“磨合”而成的综合优势,坚定了我们对“现代品格”的信念。参加会议的其他同学也积极向李继凯老师提问,李教授一一做了回应,本次学术讲座在愉悦的氛围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撰稿:刘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