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智良:从青龙镇到洋山港,上海如何临海而兴
发布日期: 2019-06-14 作者: 浏览次数: 574

从青龙镇到洋山港,上海如何临海而兴

                                              ——苏智良教授在韩国釜庆大学的演讲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19.6.11



  【思想者小传】苏智良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抗战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文史资料研究会副会长。


    什么是上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但有一个视角,我觉得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上海与海洋的关系。


    上海是一个沿海港口城市。从名字上说,上海就包含了“海”,寓意着这座城市与海洋的不解之缘。数千年来,因为海潮的作用,长江三角洲陆地得以逐渐形成,上海就位于这块陆地上。


    古代上海人的生计与海洋息息相关,渔业、盐业等是支柱产业。《吴郡志》记载,晋建兴元年,也就是公元313年,在吴淞江下游入海口(今青浦一带),渔民用竹编工具“扈”来捕鱼。因此,这一带又被称为“扈渎”。


    渎,就是河流汇入大海的地方。而以捕鱼工具“扈”命名一个地方,则充分说明吴淞江入海口一带渔业的兴盛。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当时这里已经形成了渔港。


    “扈”是“沪”的通假字,上海的简称即发端于此。从这一点来看,沪渎一带的早期渔港在上海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自隋唐华亭港开始,上海正式成为一个重要的区域性港口。华亭港形成于开皇年间,也就是公元581年至600年。隋朝存世虽然只有37年,但南北大运河的成功开凿,使华亭地区的谷物和散盐得以便捷运出,促进了运输和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从古至今,上海的发展与海洋还有着怎样的联系?这里,我围绕“从海洋发现上海的历史”这个主题,和大家作一些分享交流。


    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证实,青龙镇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


    上海地区最早的通商港口是华亭港,最早的贸易港口城镇当推青龙镇。青龙镇建于唐天宝五载(公元746年),相传孙权曾在此建造青龙舰,故得青龙江和青龙镇。


    唐天宝年间,华亭建县,治所驻地今松江老城区。华亭建县,得益于开元元年(公元713年)重筑“长百二十里”捍海塘,使得域内土地免于海水渍浊之灾。海岸稳定之后,农业经济向好发展,人口随之增多。当时,华亭港作为内港,青龙港作为外港,让古代上海一地幸运地拥有了两大港口。


    到宋代,青龙港已具有相当规模。北宋《隆平寺宝塔铭》记录,杭州、苏州、湖州、常州等地,几乎每个月都有船只到青龙港进行贸易;稍远的福州、漳州、泉州、明州(宁波)、越州、温州、台州等地商船,一年至少也要来两三次;两广、日本、新罗的商船每年也要来一次。到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时人已将青龙港称为“江南第一贸易港”。


    近年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证实,青龙镇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港口。青龙镇遗址出土了来自福建、浙江、江西等窑口可复原瓷器6000余件及碎瓷片数十万片。大量福建窑口的瓷器与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发现的瓷器组合非常相似,说明当时许多瓷器产品运到青龙镇后,再进行转口外运。


    青龙港虽是海外贸易港,但实际上位于内河岸。从吴淞江海口到青龙港还有数十公里的距离,但青龙港口水面相对开阔且可避风暴,离镇上的官检和交易、居留地又不远,因而对商家来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北宋年间,朝廷在华亭县设立市舶务,并派来专任监官。这是在上海地区设立的第一个海外贸易管理机构,也是以青龙镇为支点的华亭县发展海上贸易的标志。到北宋后期,华亭已是“据江瞰海,富室大家,蛮商交错于陆之道,为东南第一大县”。


    南宋前期,大量贸易船只经吴淞江在青龙镇停泊交易。于是,南宋朝廷干脆将两浙市舶司从杭州迁往华亭。


    贸易的发达,带来了文化的繁荣。青龙镇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码头、上海文化的一个源头,集聚了灵气、大气和文气。白居易、杜牧、陆游、范仲淹、王安石、赵孟瞓等众多名人都为青龙镇所吸引,驻足于此,交友赏景,吟诗作画,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流传了众多佳话。例如,唐朝陆龟蒙的《淞江怀古》、白居易的《淞江观鱼》、杜牧的《吴淞夜泊》、皮日休的《沪渎》以及宋朝范仲淹的《吴淞江上渔者》、司马光的《江上渔者》、苏东坡的《记游松江》等名篇佳作,营造了青龙镇浓郁的文化氛围。


    到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华亭升格为府,第二年改称松江府。元代在全国设立7大市舶司,其中一处就位于华亭县上海镇。元代南粮北运,陆路运输消耗太大,运河漕运又常堵塞,海漕运输应运而生,上海港随之成为海运漕粮的重要基地。


    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将华亭县东北五乡之地分建为上海县,进一步促进城市和港口的发展。当时,除国内南北商贾外,朝鲜、日本、南洋、阿拉伯等地商人也经常前来此地交易。


    宋元之际的杰出女性黄道婆,跳跃式地将棉纺织技术从海南带到江南,实施全方位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开创了中国纺织业的新时代,是江南纺织业的奠基人,对江南文明的进步作出过卓越贡献。大量棉布、棉纱外运,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和江南航运业的发展。


    明代以后,经过多次开凿疏浚治理的黄浦江,最终形成“黄浦夺淞”之势。清康熙开海通商后,上海港正式成为江南第一大港,继而奠定了近代上海的城市雏形。


    凭借区位优势和宽松环境,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中西贸易中心


    上海镇的兴起比青龙镇晚数百年,但上海港的位置比青龙镇更接近吴淞江入海口,因而与海洋的关系更加直接。《明一统志》称:“本华亭海地,居海之上洋,旧曰华亭海。宋时商贩积聚,名曰上海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上海港逐渐形成了南洋、北洋、长江、内河、海外五大航线。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国门。作为其后签署的《南京条约》重要条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被定为通商口岸。由此,上海逐渐被纳入近代世界体系。


    开埠后,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上海在对外贸易领域逐渐取代广州,成为近代以来中西贸易的中心。1858年,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是这样评价的,五口通商和占领香港,仅仅产生了一个结果:贸易从广州转移到上海。


    1850年,大英轮船公司将“伦敦—香港”的远洋航线延伸到上海并开启定期航班,标志着近代上海远洋航运正式进入专业化发展的阶段。1862年,法国法兰西火轮公司开辟“巴黎—香港—上海”的东方航线,打破大英轮船公司的垄断。接着,德国也加入竞争。19世纪50年代,上海港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建立起强大的国际交通网络。


    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及1871年欧亚海底电缆的铺设,创造了一个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联系更加密切的新时期。轮船逐渐代替帆船成为远洋航运的主角;新式轮船公司不断涌现,上海与欧洲远洋航运的垄断被打破。这些变化对以上海为中心的近代远洋航运业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


    1872年,朝廷投资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目的是发展中国自己的航运业,以“分洋人之利”。对此,李鸿章感叹:“以中国内洋任人横行,独不令华商展足耶?日本尚自有轮船六七十只,我独无之,成何局面!”因此,“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


    从1895年到1918年,上海港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内河轮船航运的兴起与沪宁、沪杭铁路的建成,强化了港口的集疏运功能;远洋运输的扩展,进一步开拓港口的远洋腹地,使上海港逐步成为国际性贸易港口。同时,钢筋混凝土码头和仓库建设迅速推广,加之大规模整治航道,保证了万吨轮顺利进出上海港。


    港口、贸易的拓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工商业发展;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又增加了港口进出的货源。这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上海成为国际贸易大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事实上,早在1881年,人们就把日新月异的上海与巴黎相提并论。《申报》载文:“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


    后来出版的《上海指南》还用几个排比句来形容上海,其中就有“上海,世界第六大都市(伦敦、纽约、东京、柏林、芝加哥和上海)”以及“上海,东方的巴黎”等。此后,上海港逐渐发展成为远东航运中心,上海一跃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枢纽城市。


    在海洋文明的滋养下,上海逐渐形成海商复合体的社会架构,更为主张契约、自治、平等、竞争。特别是,作为港口城市,上海总是自觉顺应社会潮流,经济行为契合国际市场走向,从而得以形成不同于传统大陆文明强调身份、等级、尊卑的社会结构,进而为商业文明的发展奠定基础。


    1919年3月17日,89名学生乘坐的轮船,在黄浦江畔鸣笛起航。第一次来到上海的毛泽东和吴玉章等人,一起来到码头为学生们送行。两年内,先后有1600名中国学生从上海出发,这就是影响深远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据统计,在上海乘船赴法的后来大多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领袖。在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具有留法背景的最高时占到20%。


    当然,由于身处这一战略位置,上海也经历了战争的磨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远洋航运的“繁荣”程度甚至超过战前水平。日本保持上海远洋航运畅通的根本原因是在战时经济体制下,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上海作为物资来源的中转站,远洋航运的畅通有利于日本获取战时物资。


    通过江海联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发展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后,上海发展进入快车道。今天,上海城市和港口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深水港,上海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洋山港的建设,让上海成为亚洲海运的枢纽港。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顺利开港;2017年底,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开港试运行,成为全球最大规模、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港区,港口集装箱从港区装卸到码头运输、仓储均实现自动化运作,生产作业实现零排放。目前已经开建的洋山深水港第五期,将助力上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无论是总吞吐量还是集装箱数量,上海港都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上海港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这个数字是全美所有港口加起来的吞吐总量,也是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1/10。


    再来看自贸试验区建设。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去年,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将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对这个新片区的定位是,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相比原有的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开放层次更高,在功能拓展等方面也将有进一步创新。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发展迎来新的契机。从港口布局来看,长三角拥有上海港和北仑—舟山港,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港口群。


    与此同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还需各个城市、各个地区的深度融合,打破现有行政壁垒,形成真正的区域共同体;需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营造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宜居城市;需积极参与全球竞争,推动和引领经济全球化;需进一步孕育有助于自由创新的社会氛围,勇于成为新产业革命的弄潮儿。而依托水运,通过江海联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经历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上海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这个“海洋之子”如何更好地利用海洋,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比如,重新规划沿海战略布局,更好地治理海洋污染、海水酸化,提升可持续渔业与海洋科研能力。


    在城市景观方面,上海应进一步打造黄浦江滨江航运历史文化带,用好历史遗迹,如商船会馆、天后宫、青龙塔、江南制造总局旧址、其他造船厂旧址、轮船招商总局大楼、上海海关税务司住宅、上海划船总会旧址等。特别是,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商船会馆,是建立最早的行业性会馆,也是上海最早的天后宫,亟须切实进行保护。


    总之,上海的历史与海洋交织缠绕,展现出独特的城市文化风貌。由华亭港到青龙港,再到上海港、洋山深水港,承前启后的每一个港口承载着远行的梦想。